艾德生物:高毛利困境与机构博弈的残酷现实
二级市场的血腥博弈从未停止。艾德生物,这家一度被社保、养老基金和北向资金三大“国家队”集体重仓的肿瘤伴随诊断龙头企业,如今却面临着股价腰斩再腰斩的残酷现实。其背后,是创新药行业最冷酷的生存法则与机构投资者的精密博弈。
2024年,艾德生物凭借其明星产品——肿瘤基因检测试剂,创造了8.7亿元的营收,占公司总收入的八成。令人咋舌的是,这款产品的毛利率高达90.36%,与贵州茅台的91.5%仅有一线之差。然而,资本市场似乎对此并不买账。自2021年60.67元的高点一路俯冲,股价在去年年初跌至14.15元,市值蒸发超过四分之三。
然而,诡异的是,即便股价持续低迷,三大机构却逆势而动。香港中央结算公司(北向资金)今年一季度逆势加仓435万元,持股3518万股,稳坐第二大股东宝座。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持有1079万股纹丝不动,养老基金一六零三二组合也牢牢握着450万股。 这些机构的坚定持仓,究竟基于怎样的考量?
展开剩余79%艾德生物的财务报表显示,其连续四年净利润稳定在2亿元以上,2024年更是达到2.54亿元,今年一季度增速更是飙升至40.92%。然而,其单品依赖症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。EGFR检测试剂占据了公司营收的半壁江山,而竞争对手燃石医学、泛生子等公司已推出多基因联检产品,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。 当诺辉健康凭借癌症早筛产品实现盈利之时,艾德生物仍在伴随诊断的红海中苦苦挣扎。2024年,国内伴随诊断市场规模仅为120亿元,却涌入了超过200家企业,竞争异常激烈。
北向资金敢于越跌越买,其底气源于艾德生物的海外突围。其ROS1检测试剂成为首个获批日本医保的中国肿瘤伴随诊断产品,单次检测价格高达人民币万元以上。欧洲市场增速连续三年超过30%,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达到18%。这种“墙内开花墙外香”的模式,与迈瑞医疗的成功路径异曲同工,后者海外收入增速更是达到国内市场的9倍。
社保基金看中的是艾德生物肉眼可见的估值洼地。其当前市盈率仅为37倍,远低于创新药企平均50倍以上的估值水平。对比同样被社保重仓的ST铖昌,其相控阵T/R芯片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后,股价三个月暴涨200%,这更突显了艾德生物估值的吸引力。养老基金则关注的是分红安全垫,艾德生物近三年分红率稳定在30%以上,2024年每股派发现金0.27元。
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的落地,无疑正在改变游戏规则。7月25日公布的首批目录涵盖47种抗癌新药,明确规定使用前必须进行基因检测,这为艾德生物带来了巨大的增量市场。 与贝达药业砍掉12个早期项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艾德生物逆势新增3个伴随诊断试剂注册证,其覆盖60个国家的全球化渠道,成为其底气所在,也与百济神州十年烧钱换来的全球化布局如出一辙。
股价的转折信号也开始在技术层面显现。今年6月,艾德生物周线MACD出现近三年首次金叉,成交量连续四周放大。然而,一位私募基金经理指出:“医疗企业的高毛利常伴随高回款风险,迪安诊断就曾因坏账计提导致业绩暴雷。”艾德生物32项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光环下,其核心产品EGFR试剂的专利将在2027年到期,这同样构成潜在风险。
社保养老金的持仓动向已成为行业风向标。2024年一季度,社保基金同时新进持有诺诚健华、百奥泰等创新药企,这些公司共同点是手握全球专利。养老基金则加仓了CXO龙头药明康德,即便后者遭遇美国制裁。这种押注技术壁垒的策略,在ST铖昌身上已得到验证。
北向资金的操盘则更显狼性。今年3月,其借医疗反腐恐慌大幅抛售药明康德,却在艾德生物股价跌至15元时连续五日扫货。这种精准狙击源于对政策边际变化的预判:浙江省将肿瘤基因检测纳入医保报销后,北向资金当月加仓艾德生物超2亿元。
去年6月参与定增的机构浮亏超25%,这些套牢盘形成沉重抛压。康辰药业的案例表明,当90%毛利率遭遇80%股价跌幅后,往往孕育着极端反转。该股今年因抗凝血新药获批已暴涨170%。 医疗器械板块的估值重构正在进行,天智航、惠泰医疗的案例都表明,当政策利空出尽时,超跌的高毛利医械企业将率先突围。
艾德生物的检测服务毛利率仅为23.11%,暴露了其业务模式的软肋,与金域医学45%的毛利率相比,其实验室运营效率存在硬伤。 药物临床研究服务也面临药明康德降价抢单的压力,后者2024年主动下调CRO服务报价15%。 双面夹击下,90%的试剂毛利能否支撑全局成为最大悬念。
机构的持仓成本显示关键防线。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建仓均价约28元,目前浮亏14%;养老基金一六零三二组合持仓成本25元,已逼近平仓线;香港中央结算公司通过波段操作将成本压至22元。这种成本分布与2022年社保被套长春高新时极其相似。
艾德生物核心专利“ADx-ARMS技术”在全球仅进入7个国家,而泛生子拥有21项国际专利,这揭示了其技术护城河的真实厚度。其用于肠癌早筛的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,灵敏度比诺辉健康的常卫清低12个百分点,在NGS液态活检技术普及的当下,其PCR技术路线的天花板日渐明显。商业健康险带来的增量市场可能被高估,首批创新药目录涵盖的47种药物中,仅18种需要伴随诊断支持。
半年报预告将成为艾德生物的最后底牌。机构调研信息显示,艾德生物二季度检测试剂出货量环比增长40%,主要受益于胃癌新药伴诊需求爆发,药物临床研究服务新增3个国际多中心项目订单。若半年报净利润增速维持40%以上,将验证北向资金加仓的前瞻性;反之,则可能重蹈康辰药业覆辙,业绩变脸引发机构踩踏。 艾德生物的未来,仍将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真牛所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